1、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
⑴ 从心里理解,审核者并不想把你的厂验垮,而是帮你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你如果整改,竞争力岂不加强?当然,大家都不整改,就你搞SA8000,那你的成本会很高,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验厂面会越来越宽,逼着大家共同进入同一起跑线,进入良性竞争的轨道。如果把验厂理解成机遇,那么你的心态就会好起来。
⑵ 验厂是长期的行为,不能抱有应付的心理,不能搞短期行为。我们看到有些厂,采用多种临时措施,比如搞厂中厂;比如搞两套人马,查厂时隐蔽起来一套;比如在工卡上做文章,隐蔽超时加班,等等。
我们应知道,验厂工作自九十年代期开始,已近十年,专家们估计,还会有十年,而且,即使对于验厂过关的企业,还有一个跟进的问题,需要跟踪审核,一般至少每年一次,确保工厂持续遵守守则。
2、验厂前的准备
⑴ 研究客户的调查文件(即以前自己填写过的),确认审核的目的(有侧重点,如质量,或环境等),确认审核的标准和审查的范围。
⑵ 确认审核的日期和时间,审查员人数,前者是商量确定的。
⑶ 确认需提供的资料及相关的文件支持(比如发放劳动合同和员工手册的记录)。
⑷ 安排一次模拟审核,过程和方法应与实际审核相同,从中自行找到不合格点并尽快采取纠正措施。
⑸ 安排好陪同人员
A.首次会议人员,应是主要负责人及人事部、会计部、品管部负责人、管理者代表也要参加,并互作介绍,以示重视。
B.看厂时的陪同人员可以是行政人员和品管部负责人,同时有一位文员相随,以随时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本部门门口迎接、陪同并解答问题。
C.文件检查时的陪同人员应包括会计部负责人,人事部负责人及文件档案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也应在场,以回答有关工厂运作方面的问题。
D.与工人面谈时,人事文员应在谈话室附近作组织安排。
E.审核员在整理文件时,人事文员应经常去看看,以了解审核员的需求,若有复印的资料,应及时安排。
F.末次会议的陪同人员与首次会议相同。
3、验厂过程中的配合
⑴ 有问必答,请楚地向审核员介绍本企业的运作方式及政策,及时回答相关问题。
⑵ 及时提供所有的必要文件,不要拖拉或抵制,否则审核员会以“资料提供不全”而记入不合格项。同时,你提供了全面的资料,也避免了审核员可能作出的片面或不利的判断。
⑶ 对于审核员询问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问明白,以免误解。
⑷ 出现不合格的问题时,应尽量提出相关的正面的支持性文件作证据,解释清楚,并再度征询审核员意见。如果确属不合格问题,就应立即研究纠正措施,并提出整改计划。
4、验厂后的工作
⑴ 研究不符合项的内容,调查发生的原因,设法采取补救和预防措施。
要注意,许多客户都会把SA8000标准作为第一标准,凡SA8000标准不合格,就会成为致命不合格项,有的客户就这样指明:“如任何有关SA方面的重要问题不合格,则不论其他方面的得分是多少,这个工厂将会自动地被评为不合格”。
⑵ 尽快提供纠正计划及时间,并在审核员规定的时间内反馈。
审核员会填写一张评估表。这张评估表一般包括如下十个方面:
质量管理系统——包括品管组织,质量政策,质量检测系统及服务质量等方面。
设 施 设 备——包括生产车间的宽敞程度,采光通风情况,清洁卫生,测量系统,记录的完备等。
原材料控制——包括供应商评价,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程序及执行情况,原材料存放,不合格材料的检查记录及监控。
生产过程操作及控制——包括生产流程图,现场操作指令,生产前板的确认,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保护是否充分,现场的品质检测,以及是否立即分离和标识不合格产品,以便返工,回收利用或销毁。
最终检验及质量审核——包括最终产品检验程序和记录,不合格记录中的缺陷记录,返工产品检验记录。
包装及标签控制——包括包装上的标记是否传达至工人,是否有书面指示,工人对防尘产品的包装是否戴了手套,包装上是否有批次编号以便追溯,等等。
质量数据程序及文件控制——包括质量数据系统及依据数据采取的相应措施,客户的投诉及服务资料,矫正措施等。
项目相关性评估——包括对产能比的粗略估计。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职责、培训、激励等。
社会责任——略。
以上,除社会责任外,其余各项评分总和小于60分时,企业必须制订纠正措施计划。
⑶ 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使企业真正纳入正规管理渠道。要设法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推行标准化,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努力改善本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
⑷ 借助外界势力,提出并推行企业整体性改善计划。
企业的老板或高层管理人员之间,往往因为接触的机会较多,叫做太了解了,因而形成不了权威性意见。在验厂问题上,企业应该寻求专业咨询公司的意见,请专业人员系统评估工厂的管理制度和现状,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做法,从而整体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当然,花钱去请外界力量,许多老板是不情愿的。他们常想,“我不懂你那一套,但是我发财了;你一套一套的,全是卖嘴皮子,所以你发不了财。一个发不了财的公司,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指手划脚?”这种时候,企业的老板应该想到“旁观者清”这四个字,听听外人的意见,常常是有益无损的。
⑸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使审核工作日常化,从而进一步改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使之高标准、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