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专家认为,这种混乱的业务关系恰好反映了提高发展中国家工厂安全状况的主要障碍:欧美许多零售企业依赖一条由制造商、代理商和中间商组成的巨大而复杂的供应链来充实欧美的货架,因此很难跟踪确认某些商品究竟是在哪里生产的。
美国沃尔玛公司声称曾接到一份安全检查报告,报告称出事工厂存在“高风险”,于是沃尔玛早在火灾发生前就决定中止与出事工厂的业务往来,但一名供货商在没有得到沃尔玛授权的情况下继续与那家工厂做生意。
乔希·格林在美国一家提供物流跟踪服务的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他说:“实际情况是,你只能不分昼夜地监视供货商业务的所有情况———但这种做法完全不具可行性。”
孟加拉国服装业的出口额仅次于中国,位列世界第二。长期以来,迅速发展的服装业为极端贫穷的孟加拉国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收入,而当地生产出的廉价商品深受美国等国消费者的欢迎。然而,孟加拉国服装业的安全记录极其糟糕:自2006年以来,该国已有数百名工人死于服装厂火灾。
此次火灾是孟加拉国将近35年的服装出口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有劳工维权人士以此为契机,要求零售企业对加工厂提出更加严格的防火标准。
美国全球劳工人权学会会长查尔斯·克纳汉表示,服装企业必须像积极保护自身品牌那样去保护加工厂的工人,否则什么都不会改变。
他说:“(商品)标签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没有类似的法律去保护工人的权利。”
格林认为,各企业在挑选加工厂时的负责任程度各不相同。有的企业在选择工厂时几乎不做调查,另一些则会分析工厂的违规记录,每月还会定期回访。
大约有1400人在出事的工厂工作,其中大约70%为女性。有幸存者声称厂房的大门在事发时被锁住了。一位消防官员表示,八层楼的厂房如果设置了紧急出口,遇难人数就会大大减少。
大火是从一楼烧起来的。一位名叫纳西马的工人表示有部分楼梯被一捆捆纱线和衣服堵住了。纳西马和其他工人都声称,在他们试图逃离时,有经理要求他们回到工作岗位上去。